构筑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是公共文化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。近年来,南京市建邺区立足现代化国际性城市中心定位,以文化人、以文兴业、以文铸城,建邺区连点成线、连线成片,引入阅读、逛展、运动、消费等多种场景体验,构筑了一个全方位、多辐射的“24小时公共文化圈”,满足新市民、新青年需求,形成了特征鲜明的“建邺模式”。
以公众需求为导向,赋予传统公共文化空间“新活力”。传统图书馆、博物馆、美术馆等公共文化空间自上而下规划,运营形式相对单一、开放时间有限,面临着对公众吸引力不足、使用效率不高等问题,建邺区以公众需求为导向,提升公共文化空间服务的品质和效益。24小时图书馆自投入运营以来持续扩大夜间开放区域,在保留24小时区域开放的基础上,将其余成人区域全部延时至晚上11点,坐席位从123个增加到226个,真正让图书馆服务做到为民、便民、利民。
以跨界融合为核心,塑造城市公共文化空间“新体验”。建邺区以跨界思维打造24小时公共文化空间,集合人们生活方式、行为习惯并且融合文化经济等要素于一体,不仅静态地塑造空间形态,还注重动态内容介入,探索复合的人文关怀和文化体验,使空间真正实现社会性、文化性、产业性等综合目标,给市民带来多重“文化 ”新体验。“文化 旅游”:24小时阅读服务延伸至公园景点;“文化 科技”:24小时美术馆举办光影、数字新媒体等艺术展览,成为南京市民打卡新地标;“文化 社交”:文体街区通过运动赛事、户外团建、微醺商业、城市露营、创意集市等活动叠加,打造8小时之外的社交聚集地。
以互动参与为底色,提升城市公共文化空间“吸引力”。城市公共文化空间如果缺少参与互动,就会成为巨大、空旷、安全、干净却毫无意义的空间。建邺区24小时系列公共文化空间将公众参与作为重要考量,取得良好效果。公众作为“出题者”,深度参与城市公共文化空间的设计、运营,对24小时图书馆等运营模式提出诉求并获得采纳;作为“参与者”,充分融入阅读分享、艺术沙龙、手工艺作坊、创意市集、街唱比赛等艺术活动,成为城市文化、气质的塑造者;作为“志愿者”,参与图书馆管理、美术馆运作等,不断完善公共文化空间的教育和服务功能。
以市场力量为主体,推动城市公共文化空间“可持续”。近年来,建邺区深化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供给侧改革,24小时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具体运营各具特色,每个新型空间都探索出适合自身的运营方式,显示了文化创新的灵活探索,政府发挥的更多是政策支持和价值引导的间接功能。其中24小时图书馆全面突出公益属性,交由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负责运营。24小时美术馆对专业鉴赏能力、运营能力要求高,选择以企业为主体的运营模式。24小时运动街区项目建设周期长、投入大,由区属国企平台建设运营,从而更好整合社会资源。
打造“24小时公共文化圈”的“新路子”,带给我们三点启示。一是开展以人为中心的更新设计。适应人的需求,满足人对空间的有效使用,是城市公共文化空间的核心要素,也是城市空间人性化的首要特征。建邺区在公共文化空间营造过程中,处处体现“人的尺度”,前期围绕“人”展开调研设计,后期则围绕“人”的受众效果进行测试。在新的时代语境之下,公共文化空间的打造应该充分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建设理念,让生活在城市中的各个群体都能得到人文滋养,让城市的美好无处不在。二是开展以跨界为特征的融合创新。城市公共文化空间需要进行多维度的功能叠加,既要留住历史记忆,还要注入时尚文化元素,真正做到与区域历史相通、气质相合。建邺区24小时公共文化空间,在完整保留城市承载记忆的同时,还注重融入现代的文化业态,引入网红业态等。比如“24小时文体街区”引入drum off咖啡、闲花若客、another key健身等知名品牌,集结年轻潮流社群,深度链接运动、潮流和文化创意元素,项目启动以来深受年轻人喜爱。三是开展以产业为基础的配套延伸。城市公共文化空间打造需要与当地产业大环境充分融合,结合已有经济基础打造宽基础、高品质、广创意、新标高的“创意经济”结构。建邺区24小时公共文化空间充分考虑当地产业结构、从业人员特殊性,构建合理业态,依托“24小时文体街区”等项目的成功运营,实现整个片区的配套体系和产业发展环境的提升,通过24小时图书馆运营实现片区产业人才的再造,为城市创造更多综合价值。
(作者为南京市建邺区政府副区长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