折柳寄情,依依送别。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上,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题歌《我和你》再次响起,当年惊艳世界的奥运五环缓缓升起。这一刻,“梦幻五环”与“大雪花”交汇;这一瞬,时空交错,致敬“双奥之城”!
从立春到雨水,在二十四节气的时光流转中,中国兑现庄严承诺,奉献给世界一场简约、安全、精彩的冬奥盛会。这是一场奇妙的“冰雪奇缘”,各国运动员在坚冰上、飞雪间,印证着更快、更高、更强、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;这是一次温馨的心手相连,人们冲破疫情甚至是人为的各种阻隔,共同汇聚在五环旗下;这是一段难忘的中国时间,中国红、冰雪白、低碳绿被“黑科技”托举支撑,呈现出向美好未来奋力奔跑的中国身影。
北京冬奥会,注定将载入奥林匹克历史。在北京这座创造奇迹的奥林匹克“梦想舞台”上,全世界的人们以体育之名,共同书写了“一起向未来”的人类愿景。
从开幕式起,这个愿景就显得熠熠生辉。二十四节气倒计时、黄河之水天上来、“冰雪五环”破冰而出、“小雪花”汇聚成“大雪花”化身冬奥会主火炬台……中国式的空灵、简约、浪漫惊艳世界。导演张艺谋解读说,从2008到2022,开幕式最大的不同就是从“我”转向“我们”,“2008年我们还有非常强烈的愿望,我们有很多家底,我们要让你知道……这一次不一样,今天世界知道中国是什么样子,我们更要敞开胸怀,告诉大家,我们一起。”在他看来,没有任何一个时刻,比今天更需要人类的团结。
如果说“一朵雪花的故事”由历届冬奥会共同讲述,那么北京的“这朵雪花”不仅是白色的,还是“绿色”的,低碳、环保、再利用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穿办会各个环节。
“用张北的风点亮北京的灯”,在世界首创500千伏张北柔性直流工程现场,这句口号令人过目不忘。该工程集风电、光伏、抽水蓄能等多种方式,把张家口的清洁能源输送到北京。北京冬奥会成为历史上第一届100%使用绿色清洁电能的奥运会。
国家速滑馆“冰丝带”被誉为“最快的冰”,几乎每天诞生新纪录,它是全球首个应用二氧化碳制冰技术的冬奥场馆。拥有6届冬奥会制冰经验的加拿大制冰师马克·麦瑟表示,其碳排放量接近于零,更绿色更环保。据了解,“冰丝带”将制冷系统产生的余热回收,一年可节电约200万千瓦时。
秉持“反复、综合、持久利用”的原则,北京冬奥会共使用14个2008年奥运遗产,创造了新的“双奥”场馆,如“水立方”进行水和冰的转换,变身“冰立方”。首钢滑雪大跳台是世界首例永久保留和使用的滑雪大跳台,工厂搬迁后4座冷却塔保留下来,让“工业风”成为极限运动的“背景板”。国际奥委会品牌和可持续发展总监玛丽·萨鲁瓦评价说,这种场馆建造和利用模式为未来的奥运会提供了借鉴。
低碳能源、低碳场馆、低碳交通,支撑起一届无与伦比的“绿色冬奥”。整个北京冬奥会的精彩呈现,都离不开科技加持,中国的科技进步和成果转化是如此日新月异,令世界刮目相看。
国家雪车雪橇中心赛道,长1.9公里,垂直落差121米,共有16个弯道,是全球第一条360度回旋赛道,被形象地称为“雪游龙”。这条“巨龙”的骨骼由南钢耐候钢打造,可以抵抗恶劣天气和反复制冰的腐蚀,耐候性是普通钢的8倍;国家跳台滑雪中心“雪如意”在夜晚会被led灯带照得五彩缤纷,而供电的线缆来自扬州宝胜科技公司,在零下40摄氏度仍保持较好的柔韧性和强度,50公里的线缆覆盖了整个山体,确保电力传输。
北京冬奥会首次大规模使用氢能汽车,1000多辆氢燃料车、30多个加氢站组成全球最大规模的一次氢能应用示范。严寒地区氢能汽车启动快、续航里程长,生成物只有水,实现绝对意义上的“零排放”。
北京冬奥还是第一届全面上“云”的奥运会。转播云首次把赛事以4k超高清格式呈现给全球观众。在北京冬奥张北云数据中心,10万台处理器像小集装箱一样躺在地上,被“水”浸泡着。这种液体是氟化物高科技材料,解决处理器的散热问题,可以节省张北云数据中心40%的电能。
作为全球新冠疫情暴发以来首个如期举办的全球综合性体育赛事,北京冬奥会迎来近70个国家、地区和国际组织的约170位官方代表,包括运动员在内,涉冬奥重点人员来自91个国家,总数达1.5万人,防疫压力之大可想而知。科技防疫展示了令人瞩目的“中国力量”,如在人员进入冬奥村时刷一下卡,智能防疫机器人就能在1秒内完成身份识别、智能测温等8个环节;生物气溶胶新冠肺炎病毒监测系统可按点位检测场馆内空气,检测新冠病毒的灵敏度比传统手段提高3倍;智慧餐厅里,120台机器人为人们提供中餐、西餐,调制鸡尾酒;腋下创可贴只有手指肚大小,是世界上体积最小、精度最高的可穿戴式连续智能测温仪,其中测温芯片只有米粒那么大,精度达0.05℃以内,充一次电可以用10天……
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高度赞扬北京冬奥会防疫。他表示,闭环内核酸检测阳性率仅为0.01%,这意味着“冬奥会闭环是整个星球上最安全的地方之一,我们所有人在闭环内都生活得非常安全舒适”。
科技赋能冬奥,创新改变中国。冬奥会这座科技应用“实验室”内的智慧结晶将走进社会生活和千家万户,成为推动中国发展进步的持久动力,引领我们走向更美好的未来。
冰雪交融,激情飞扬,“双奥城市”里最美的风景是人,是他们诠释了体育精神。我们看到谷爱凌、苏翊鸣、任子威、徐梦桃等中国选手的精彩表现,也看到了中国冰壶组合队员范苏圆、凌智与美国组合佩辛格、普利斯在赛后互赠礼物,表达友谊。我们还看到,49岁的德国选手克劳迪娅·佩希施泰因,作为女子速滑3000米赛场上最慢的人,却收获最多的关注,她曾是该项目奥运纪录保持者,也是历史上年纪最大、参加冬奥次数最多的女运动员,比赛的最大意义并不是战胜对手,而是挑战自己。
我们还应该记住,埃尔莎·德斯蒙德用了15年,成为爱尔兰史上首位雪橇运动员,以一己之力创建爱尔兰雪橇协会,终于站上冬奥赛场;多诺万·卡里略是墨西哥30年来首位参加冬奥会的花滑选手,并在短节目、自由滑和总成绩上都创造个人历史最佳战绩;珍妮丝·斯皮泰里因是地中海岛国马耳他的第一位冬奥会选手,为了能来中国,克服无数艰辛困苦,在接受训练时住在没有暖气的房车里,靠着体温熬过漫漫长夜……他们的梦想很大,梦想里并不是只有自己。
正如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致辞中所说:“奥林匹克精神包含着热爱和平、相互尊重、相互理解……这种精神远远超越本届冬奥会、冬残奥会,提醒包括参赛者和观众在内的每一个人:我们同属于人类大家庭。”
闭幕式上,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致辞中用中文说:“谢谢!中国!”他高度评价北京冬奥会,“奥林匹克精神之所以如此闪耀,得益于中国人民为我们出色地搭建了安全的奥运舞台。”
盛会落幕,但奥林匹克精神光照人心;折柳送别,但人们还将重逢于冰雪之间。每一次结束都是一个新的开始,就像二十四节气,冬去春回,开启岁月新章。分别不是离散,而是地球的各个角落,一起向未来。
本报记者 王宏伟 陈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