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共青团中央联合中共中央宣传部、国家发改委等17个部门印发相关意见,开展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,让城市对青年更友好,让青年在城市更有为。
什么样的城市称得上“青年发展型城市”?青年有个体差异,城市有各自禀赋特点。有的城市工业基础雄厚、产业规模较大,有的城市科技创新氛围浓厚、技术要素聚集,有的城市生态环境优美、发展潜力较强……要让不同发展途径的青年都能找到“赛道”,助力城市发展实现百花齐放、百舸争流。
一段时间以来,一些地方走打造“网红城市”路径,对青年吸引力较强。比如,有的注重引进国内外品牌首次开业,以“首店经济”抓住青年兴趣点;有的注重从历史文化中挖掘故事、打造“城设”,在青年中形成口碑;有的兴建“网红街”和造型新奇的建筑,“博眼球”效果一流。而建设“青年发展型城市”,不仅要在消费业态上“取悦”青年,更要为青年提供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,让青年选择某个城市在一时兴趣之外得以落地生根、长期发展。
让城市对青年更友好,这份“友好”应贴心深入。不少青年在就业、教育、住房、婚恋、育幼等方面有大大小小的烦恼。营造青年渴望的友好氛围、适宜发展环境,需要在事关个人发展、家庭幸福事项上,有切实可靠的“减压阀”。实现城市与青年的双向促进、相互成全,就要聚焦青年所忧所盼,针对“急难愁盼”关键问题,不断补短板、下功夫,以“惠青”举措和项目帮助青年更好地成长。
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,根本在青年,关键在发展。无论是建设“青年发展型”“青年友好型”还是“青年创新型”城市,都要注重“全面友好”“本质友好”。我省许多城市产业兴旺、科教发达,青年施展才华空间较大,自2019年江苏省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出台以来,青年发展政策不断完善,尤其是省“十四五”规划首次设置了“关心支持青年成长发展”专节,把青年工作提升到了新高度。我们不仅要将倡导青年优先发展理念融入发展战略,在城市规划、建设、管理全过程中匹配青年的重点需求,还要在青年普遍关注的问题上对标对表中央精神,全力推进民生项目。例如,优化城市教育环境,逐步实现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待遇同城化;保障青年基本住房需求,逐步实现租购同权;切实维护青年合法劳动权益,促进更多高校毕业生、技能型人才等迈入中等收入群体行列。还应看到,青年与城市的关系不是单向“索取”,而是互相成就。要进一步营造引才、留才、用才、聚才氛围,激发更多青年投身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,鼓励广大青年立足岗位、拼搏奋斗,让个人圆梦与城市更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。
袁 媛